牦牛(Bos grumniens)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是高 寒牧区特有的牛种资源。牦牛分布地区具有海拔高(2500-6000m)、 气温低(年均≤0℃)、昼夜温差大(15℃以上)、牧草生长季短 (110-135d)、辐射强(年辐射量超过 585KJ/cm²)、氧分压低(14.7kPa 以下)等特点,自然环境严酷。牦牛由于具有对高海拔地带严寒、缺 氧、缺草等自然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而成为高寒牧区最基本的生产生 活资料,可为人们提供肉、奶、毛绒、皮革、役力、燃料等生产、生 活必需品,在高寒牧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及经济地位。 本书是一本关于写牦牛的书,全书一共分为八章来讲述:首先, 分别从地位、生态特征、分布与数量、品种资源、生物学特性和行为 习性来介绍了牦牛的产业发展;然后讲述了牦牛的繁殖生物技术和繁 殖生产技术;接着详述了牦牛常见的疾病及治疗方法还有牦牛的产品 加工技术;最后,从中药材、能量补充和蛋白质营养补充三个方面展 开讲述了对牦牛泌乳性的影响。 根据耗散结构生态学以及动物遗传学理论,牦牛的生产潜力存在 于牦牛生态系统的多个层面:从个体到群体;从时间到空间;从初级 生产到次级生产;从外部环境到种群系统等等。大量的研究表明,牦 牛的泌乳和产肉性能尚有很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