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引领下的中国 功能性食品研究

Author:张相春

ISBN:978-981-14-5382-3

功能性食品,是一种提供“增值营养”的产品,它们提供多于普通食 物或配方所提供的营养。这里的“增值功能”一般意味着,相比天然健康 食品,功能性食品的加工程序更多,更人工化。 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在“2013 年共识”中,将功能性食品定义为“在 作为多样化日常饮食的部分情况下,对健康有潜在益处的天然健康食品和 强化食品,浓缩食品或改进产品”。根据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5 年颁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方法》(局令第 19 号),功能性食品是指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 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 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属于食品范畴,对于消费者每天的摄入量没有限制,可在 超市等普通零售渠道购买。功能性食品可包括本身就含有有益成分的水果 和蔬菜(天然产品);全谷物纤维面包和谷物钙奶(替代产品);维生素 D 强 化牛奶和维生素 C 强化果汁(强化产品);含植物甾醇酯的人造奶油,益生 元,益生菌(浓缩产品)等。很多功能性食品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具有抗 疲劳、抗辐射、改善胃肠功能、美容及抗衰老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什、克林顿两人美国总统经济顾问保罗·皮尔 泽曾经断言 21 世纪最具革命性的产业是健康产业,健康产业正在成为引 发全球财富第五波的明星产业。 随着国务院正式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其中指出,到 2020 年,健康产业总规模将突破 8 万亿元,2030 年将突破 16 万亿元,这 意味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 产业。目前,中国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健康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十 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十万亿 的市场规模,老龄化、城镇化以及消费升级成为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推动 力。在此背景之下,功能性食品也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 本书分为八章共计 20 万字,纵向介绍并预测了功能性食品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横向对功能性食品的定义、配料、生物活性、加工技术、评 价等方面一一加以描述和分析,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纵横交错地将 功能性食品在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之下加以网络式呈现,在此基础上,对健 康产业和功能性食品的可预见未来作出进一步的展望

张相春,男,1982 年生,工学博士,安徽萧县人。2016 年博士毕业, 先后从事应用化学和食品微生物方面的研究,2018 年 12 月至今在遵义师 范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剂的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工作。参与国家级项目 7 项,主持陕西省重点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1 项,主 持贵州省教育厅项目 1 项,主持遵义市校联合基金 1 项,遵义师范学院校 级项目 2 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陕西省第二届研究 生创新成果一等奖 1 项,近年来在《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西北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乳品工 业》等期刊发表 10 余篇学术论文,申请专利 15 项,已授权专利 10 项

目录.png

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0)第 115219149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