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课程是基于感染与免疫方向的某一课题研究内容来设计的课程框架,实现了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及临床相关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注重免疫学相关操作技能和科研思维的训练,含有适量验证性实验。在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其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专业实验课程是较高水平的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多,耗时长,难度大,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验问题的综合能力,熟悉解决科研问题的基本流程,有利于拓展同学们的思路,将各科知识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使专业课的实验教学真正起到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
本实验讲义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年来的教学改革的经验,将各专业课的实验综合起来单独设课,从全方位考虑制订实验课程框架,参考众多免疫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设置内容,并结合实际科研工作的需求编写而成的。虽然我们投入了较大精力,可能仍然有不足和不妥之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冯婷,女,理学硕士,实验师,2009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 医学工程专业,后进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 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感染与免疫方向的研究,作为主研参与了多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 SCI 和核心期刊 10 多篇。
刘青青,女,理学学士,实验师,毕业于四川大学药学专 业,2009 年至今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工作, 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 SCI 和核心期刊多篇。
王艳云,女,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四川省卫生健康局委 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专业 委员会委员。2011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免疫 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从事科研 工作。发表 SCI 论文20 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教育部博士点基 金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1 项, 作为第一主研参与多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四川省科技厅基础研发项目。
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1)第 1248997139 号